由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北京工艺美术学校联合主办的“金丝银缕天工·袁长君花丝镶嵌作品展于7月27日在京开幕。本次展览展出非遗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人袁长君创作的百余件花丝镶嵌精美艺术品。展品以故宫藏品中的花丝镶嵌艺术瑰宝为创作蓝本,由袁长君采用宫廷古法制作技艺历时年创作而成。

 

展览开幕式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人社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文化部原副部长常克仁,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执行会长周郑生,北京市人社局原局长张欣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北京工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节,北京工美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魏连伟,北京市一轻技师学院院长常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原副理事长唐克美,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党委书记谷长江,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文化部非遗司原副司长屈盛瑞,北京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李进华,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就业处处长刘小军,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党组书记尚晓燕,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校长朱玉玲,故宫博物院原宫廷部主任、研究员苑洪琪,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树文、殷秀云、程淑美、李春珂、米振雄、霍铁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志刚、王希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东、高东升、赵春明,北京工艺美术大师韩振山、董瑞京、金玉田、高铁成,北京华夏珍宝博物馆的主要负责人孙嵩林、李宗广、万东勇等来自文博界、工美界及其他社会各界的百余名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嘉宾合影

花丝镶嵌工艺起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汉唐时期,鼎盛于明清两朝,消失在清末民初。这项古老的皇家工艺,距今约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它以金、银贵金属为原材料,将成块的金银或打成薄片或拉成细丝,采用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花丝技艺打造成型,再运用挫、捶、闷、打、挤等技法做成托或爪型凹槽,镶嵌奇珍异宝制作而成。在灿若繁星的中华艺术瑰宝中,它以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震惊了世界,以内涵深厚的皇家气质倾倒了世人,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花丝镶嵌技艺展示

花丝镶嵌工艺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两千年来皇家文化的代表。明代万历皇帝的皇冠、明代孝庄皇后的凤冠;清代乾隆皇帝祈福所用的金杯、金碗;后宫嫔妃所佩戴的金银饰品均是该工艺制作而成。其工艺被尊称“宫廷绝技”。

 

展览现场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周年之际袁长君花丝镶嵌作品展带着历史的温度和时代的热度呈现在大众面前。这是一场两千年宫廷艺术的盛宴;是一场明清两代皇家文化的缩影;更是袁长君以中国工匠的身份传承中华文明的血脉,以精湛的手工艺为国献礼

参展作品:

 

“福运绵长”绶带壶

双凤四龙戏珠熏香炉

释迦摩尼坐像

 

连连高升莲花灯

花丝镶宝佛塔

花丝宝瓶

仿双龙翼善冠

 

大师简介:

袁长君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人

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中华传统工艺大师

中国金银器文物修复专家

金属摆件(花丝镶嵌技艺)国家题库组专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金属摆件工艺学教材”主编

    袁长君,1969年生于北京,从事传统宫廷技艺——“花丝镶嵌”工艺的学习与制作已有三十年。近年来,由其设计、制作的作品在各大工艺美术大师作品评比中已斩获各类奖项数十次,其中包括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金凤凰”设计大赛金奖、“国艺杯”金奖、国际文化艺术博览会金奖。

   袁长君先生在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上始终不惜余力,现任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花丝镶嵌技艺专业“首席艺术指导”,并建立个人工作室努力培养新一代的工艺匠人。不仅如此,其曾先后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等数十家文博单位的数百件文物进行修复、复制工作。因对花丝镶嵌技艺的不懈坚持与努力发扬,袁长君先生被授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中国传统工艺特殊贡献奖”“中国传统工艺领军人物奖”等诸多奖项并担任了国家职业技能高级考评员、国家题库组专家、国家统一教材主编以及一些大型技能竞赛的裁判工作。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袁长君先生“袁长君技能大师工作室”及“重点资助的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并且享受国家及北京市重点资助。